成都市2015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
第I卷阅读题(共70分)
一、现代文阅读(35分)
(一)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1〜3题。(9分,每小题3分)
神话是作为文化基因而存在的。比如构成我们国名的两个汉字,“中”和“国”,均出于神话 想象,华夏先民把大地想象成四方形,四边之外有海环绕(所谓“四海五洲”),而自认为是大地 上的中央之国(九州或神州)。这是典型的神话宇宙观的表现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神话遗产,是 我们进入中国传统本源的有效门径。
我们可用大传统与小传统的视角来审视神话系统。汉字编码的书写文化传统,即甲骨文、 金文以及后来的这一套文字叙事,是小传统;而先于和外于文字记录的传统,即前文字时代的 文化传统和与书写传统并行的口传文化传统,可以称为大传统,比如考古学上随处可见的崇拜 玉、巨石、金属(青铜、黄金等)的文化等。大传统铸塑而成的文化基因和模式,成为小传统发生 的母胎,对小传统必然形成巨大和深远的影响。
在大传统的文化整合研究中,我们必须关注文化中最具有“文本”意义的方面,即先于文字 而存在的象征符号体系。这是一种非文字符号体系,比如,在金属冶炼技术所支持的青铜时代 到来以前,中国本土呈现的最有力的特有符号是玉礼器系统。玉器盛行上下约3000年,几乎 覆盖中国版图的大部分地区。是什么样的动力因素,能够持久不断地支持这样一种极长时间 的、广大距离空间的文化传播运行呢? “神话观念决定论”的提出,为此找到了理论解说。先民 认为玉代表天,代表神,代表永生不死。玉的神话化可以说是华夏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。
“神话中国”指按照“天人合一”的神话式感知方式与思维方式建构起来的数千年的文化传 统。从初民的神话想象,到先秦的文化典籍,从老子孔子开启的儒道思想,到屈原曹雪芹的再 造神话与原型叙事,一直到今天人们还怀念圣人贤君明主、民间崇尚的巫神怪傩等,其中所隐 含的思维潜意识,以及礼仪性行为密码,都是“神话中国”的对象。从各地的孔庙,到家家户户 的灶神、门神和祖灵牌位,皆体现着“神话中国”的无处不在。
在中国文化中,以“天人关系”为核心、以“天人和谐”为最高追求的理念始终没有动摇。这 是中国神话不同于西方神话的最重要特点之一,也是中国文化的内在肌理。神话的价值,在于 它不仅解释了过去和现在,而且在某种意义也预示着未来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梳理神话中国, 不是揭示单个作品的神话性,也不仅仅是将局限在民间文学范畴的神话研究与出土文献、考古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,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;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fjksw@163.com,我们将会及时处理。